您現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創新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大講堂第二十七講】燃競賽熱情,啟科研新程 !“挑戰杯”“互聯網+”兩大賽事吹響号角


為營造我校以賽促學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科技競賽的熱情,近日,我校2023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動員會于立功樓3-2會議室召開。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廖湘嶽出席并講話,團委、2003网站太阳集团及各教學院主要負責人以及指導老師代表與會,大會由校團委書記馬缤輝主持。


圖片1_副本.png

▲動員會現場


圖片2_副本.png

▲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廖湘嶽緻辭


“‘挑戰杯’學術科研競賽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一個國家級的各類科技作品優秀成果集中展示的平台,現已成為國内面向在校青少年開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之一。”廖湘嶽指出,“我校高度重視本次賽事,希望各學院在備賽過程中能落實必要的備賽環境和賽事宣傳,切實關心、支持大學生的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遴選出優秀作品參賽。”


圖片3_副本.png

▲校團委兼職副書記高如高做備賽報告


校團委兼職副書記高如高上台就“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備賽情況作相關彙報。通過對賽事的詳細闡述、競賽情況的分析以及省内高校獲獎情況和我校各學院獲獎情況的有序介紹,高如高提出了充分發揮學院優勢特色、緊扣賽事主題時事熱點和健全作品培育機制三大建議,呼籲大家積極參與競賽,将各學科的重要科研方向與時代熱點相結合,充分發揮學院特色優勢,讓更多好的作品落地生根。


圖片4_副本.png

▲商學院副教授童傑成介紹賽事


“‘互聯網+’是促進教育回歸本質、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競争力、幫助學生創造一份未來事業的平台,是我校無法回避的挑戰、必須直面的考試。”在提及“互聯網+”本質時,商學院副教授童傑成為我們做出了解答。通過對在“互聯網+”競賽中存在的現實矛盾與困惑的分析,童傑成提供了幾條可供選擇的答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多方整合社會資源、多賽道發力和聚焦市場痛點。


圖片5_副本.png

▲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祝明橋介紹學院經驗


随後,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祝明橋從學院創新創業的工作成果展示、政策措施和獲獎案例三個方面,分享了土木工程學院取得優異競賽成果的原因及經驗。


圖片6_副本.png

▲機電工程學院老師衛芬介紹挑戰杯項目


圖片7_副本.png

▲耐磨材料與抗磨防護研究所所長唐思文介紹賽事


機電工程學院老師衛芬和“學術帶頭人”、耐磨材料與抗磨防護研究所所長唐思文也分别從自己的獲獎項目中為大家做了“挑戰杯”競賽成果的展示和“以研促賽,助力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經驗分享。


“‘挑戰杯’學術科研競賽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能夠很好地考量我校實踐育人的成果,舉辦此次動員會是為了激勵我校學子積極參賽,在賽事上取得創造性、突破性的進展。”高如高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希望我校學子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與當前的科研熱點相結合,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保持鑽研問題的熱情,堅持不懈,将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