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近期科技部和教育部分别下發了“科技部太阳舉辦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和“教育部太阳舉辦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為了組織好學生參加以上兩個大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宣傳發動
各學院要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大賽的宣傳和動員工作,認真組織和動員創新創業團隊參賽,并為參賽團隊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各學院要以參賽為契機,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不斷提高我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二、組織報名
1.參加科技部創新創業大賽必須登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官網(http://www.cxcyds.com)進行注冊報名,報名截止時間為2015年6月30日。參賽對象為尚未在國内注冊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具體要求見附件1。
2.參加教育部創新創業大賽必須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http://cy.ncss.org.cn)進行注冊報名,也可通過大賽移動端報名(下載大賽APP或訂閱大賽微信公衆帳号),報名截止時間為2015年7月31日。參賽對象為尚未正式注冊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或創業企業法人,具體要求見附件2。
3.創業團隊可同時參加科技部和教育部的創新創業大賽。
三、其他事項
1.各學院應充分挖掘本院的創新創業團隊,鼓勵跨學科、跨學院組建團隊,積極推薦1-2支創新創業團隊參賽。
2.為了更好的支持和指導各參賽團隊,學校還将舉辦校級初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請各學院在7月10日前将各參賽團隊負責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報招生就業處就業指導科,聯系人:何佳振、趙金國。
附件1:科技部太阳舉辦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附件2:教育部《太阳舉辦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招生就業處
二○一五年六月十九日
附件1:
科技部太阳舉辦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國科發火〔2015〕102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号召,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億萬群衆創造活力,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态環境,2015年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全國工商聯繼續舉辦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大賽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中心、科技日報社和陝西省現代科技創業基金會具體承辦。
大賽堅持采用“政府引導、公益支持、市場運作”的模式,旨在進一步提高我國創新創業水平,緊密加強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創新科技項目評價方式,大力弘揚創新創業文化,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大賽分為企業組和團隊組。報名時間從2015年4月15日到6月30日。登錄大賽官方網站www.cxcyds.com可直接報名,具體報名條件見附件。
參賽的優秀企業和團隊,将由國家相關科技計劃給予優先支持。同時,還有望獲得大賽合作銀行的授信、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産權交易所、股權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在并購、股改和上市方面的培訓以及創業導師的輔導。
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加強宣傳,積極動員,認真組織創業團隊和企業參加大賽。各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機構應積極發動和組織企業報名。各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等創業服務機構應積極推薦在孵企業和團隊參加大賽。各單位為參賽的優質企業和團隊落戶提供優惠扶持政策,并積極配合大賽的宣傳和推介活動。
聯系人:隋志強,安磊;
聯系電話:010—88656202,88656201; 傳真:010—88656207;
電子郵箱:szq@ctp.gov.cn
附件: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方案
科 技 部
2015年4月14日
附件
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方案
一、大賽目的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适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态,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整合創新創業要素,搭建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平台,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支持創新創業,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
(一)提升創新創業水平。
通過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高水平、高層次、高素質的創業團隊和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高成長性戰略性新興産業源頭企業,提升新時期創新創業水平,打造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新引擎。
(二)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激發全民創新創業精神,吸納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營造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氛圍,在全社會掀起創新創業的高潮,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弘揚創新創業文化。
探索科技與文化的結合,充分利用電視、新媒體等互動方式,宣傳創新創業人物,樹立創新創業品牌,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創新創業,帶動就業。
(四)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利用市場機制,聚集各種創新資源,吸納包括銀行、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金融機構在内的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入,為創新創業團隊和企業搭建融資服務平台,促進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
二、大賽主題
科技創新,成就大業
三、組織機構
(一)參與單位。
指導單位
科技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全國工商聯
支持單位
共青團中央
緻公黨中央
國家外國專家局
招商銀行
承辦單位
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中心
科技日報社
陝西省現代科技創業基金會
協辦單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技局
各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深圳證券交易所
中孵芳晟(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廣東廣泰源資源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道卓投資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招商銀行創新創業公益基金
(二)大賽組織委員會。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組委會是大賽的具體執行機構。由大賽指導單位、支持單位、協辦單位共同組成,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
(三)專家指導委員會。
由創投行業著名人士、知名創業企業家、金融機構及行業著名專家組成。
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 柳傳志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 田惠宇
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彥宏
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騰訊集團董事長 馬化騰
小米科技董事長、金山軟件董事長 雷 軍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李開複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張朝陽
春華資本集團主席 胡祖六
蘇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林向紅
嘉盛興業(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于明芳
深港産學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厲 偉
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創始合夥人 鄧 鋒
真格基金創始人 徐小平
達晨創投管理合夥人 肖 冰
清華大學科技園董事長 梅 萌
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主任 龔 偉
深圳證券交易所首席研究員 金立揚
天億投資集團董事長 俞 熔
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雲峰
四、參賽條件
大賽按照團隊組和企業組進行比賽。其中參賽企業應為符合國家劃型标準的中小企業,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産品研發、制造、生産及服務等方面的業務,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且無産權糾紛,經營規範,社會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的非上市企業。前三屆大賽總決賽獲得名次企業不參加本屆大賽。
(一) 團隊組參賽條件。
1.在2015年6月30日前尚未在國内注冊成立企業的、擁有科技創新成果和創業計劃的創業團隊(如海外留學回國創業人員、進入創業實施階段的優秀科技團隊、大學生創業團隊等);
2.核心團隊成員不少于3人;
3.計劃賽後6個月内在國内注冊成立企業;
4.參賽項目的産品、技術及相關專利歸屬參賽團隊,與其它任何企業無産權糾紛。
(二)企業組參賽條件。
1.具有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2.2014年銷售額不超過1.5億元人民币。
五、大賽流程
(一)報名。
1.創業團隊、企業均可報名。
2.“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官網www.cxcyds.com是唯一注冊參賽渠道。
報名時間:2015年4月15日-6月30日
3.參賽項目确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技局對轄區内的報名項目進行确認,符合參賽條件的項目方可參賽。
參賽項目确認時間:2015年5月25日-6月20日
(二)地區賽。
1.各地方大賽主管部門根據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制定的統一評審規則和流程組織“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統一冠名下的本地區賽事,通過逐級淘汰方式産生優勝企業和團隊,并根據大賽組委會分配的晉級名額從優勝企業和團隊中推薦進入全國總決賽的名單。該名單需經當地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審核蓋章後發送至大賽組委會辦公室。晉級企業需接受各地統一安排的盡職調查工作,順利通過者晉級全國總決賽,不接受盡職調查的企業視為退賽。
不設單獨賽區的省區市的企業和團隊,由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統一安排到綜合賽區進行比賽,優勝企業和團隊推薦進入決賽。
大賽組委會辦公室根據報名數量和地區賽事開展情況,向各賽區分配晉級總決賽的企業和團隊名額。
比賽時間:2015年6月20日-8月20日
2.審核:大賽組委會對經過地方科技主管部門推薦進入行業總決賽的名單審核,通過審核的企業和團隊方可參加行業總決賽,晉級名單在大賽官網上公布,未通過審核的将取消參賽資格。
審核時間:2015年8月10日-8月31日
(三)行業總決賽。
通過審核的優勝企業和團隊将進入大賽總決賽。總決賽按照新材料(淄博)、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西安)、生物醫藥(北京)、文化創意(成都)、電子信息(蘇州)、先進制造(武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杭州)7個領域進行。
1.每個領域按照200個團隊和企業規模,從地區賽優勝項目中推薦進入總決賽。
2.每個領域按企業組、團隊組進行比賽。由半決賽、決賽兩個環節組成。
3.半決賽比賽後,每個領域企業組前50名獲得大賽優秀企業,共計350家左右。每個行業團隊組前10名獲得優秀團隊,共計70個左右。每個領域企業組前12名,團隊組前6名晉級決賽。
4.總決賽每個領域産生企業組第一名1名、第二名2名、第三名3名,可獲得大賽創新創業扶持資金支持。總決賽每個領域團隊組第一、二、三名各1名,在6個月内注冊成立企業後,可獲得大賽創新創業扶持資金支持。
比賽時間:2015年9月1日至12月10日
六、其它賽事
(一)在廣東省設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台大賽”。賽事獨立舉行。
(二)在四川省綿陽市設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軍轉民大賽”。賽事獨立舉行。
(三)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創客大賽”。賽事獨立舉行。
七、支持政策
(一)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行業總決賽榮獲前三名的企業和團隊獲得大賽組委會頒發的創新創業扶持資金。
(二)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
1.符合相關科技計劃要求的,給予優先支持;
2.優先推薦給大賽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機構進行支持;
3.大賽合作銀行給予企業貸款授信支持;
4.獲得創業政策、創業融資、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免費創業培訓;
5.由股權托管中心、産權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等免費提供并購、股改和上市等輔導培訓;
6.地方政府和機構對優秀企業給予配套政策支持。
(三)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團隊。
1.獲得創業導師的創業輔導;
2.選擇在孵化器、大學科技園落戶的,給予一定時期免收房租等優惠政策支持;
3.優先推薦給大賽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機構進行支持;
4.獲得創業政策、創業融資、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免費創業培訓;
5.地方政府和機構對優秀團隊給予配套政策支持。
八、相關活動
大賽組委會組織系列活動,包含行業沙龍、項目對接、參賽企業展、創業培訓、股改輔導,以及創業創新嘉年華等活動。鼓勵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各自作用,積極參與大賽的相關活動,并提供導師、培訓、融資等深度服務。
附件2:
太阳舉辦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号),進一步激發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展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定于2015年5月至10月舉辦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互聯網+”成就夢想 創新創業開辟未來
二、大賽目的與任務
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生力軍;推動賽事成果轉化,促進“互聯網+”新業态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
重在把大賽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導各地各高校主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三、組織機構
本次大賽由教育部與有關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吉林大學承辦。
大賽設立組織委員會(簡稱大賽組委會),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和吉林省省長蔣超良擔任主任,有關部門負責人作為成員,負責大賽的組織實施。
大賽設立專家委員會,由大賽組委會邀請行業企業、創投風投機構、大學科技園、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組成,負責參賽項目的評審工作,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
各省(區、市)可根據實際成立相應的機構,負責本地初賽和複賽的組織實施、項目評審和推薦等工作。
四、參賽項目要求
參賽項目要求能夠将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行業産業緊密結合,培育産生基于互聯網的新産品、新服務、新業态、新模式,以及推動互聯網與教育、醫療、社區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務創新。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互聯網+”傳統産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傳統産業(含一二三産業)領域應用的創新創業項目;
2.“互聯網+”新業态:基于互聯網的新産品、新模式、新業态創新創業項目,優先鼓勵人工智能産業、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互聯網金融、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大規模個性定制等融合型新産品、新模式;
3.“互聯網+”公共服務:互聯網與教育、醫療、社區等結合的創新創業項目;
4.“互聯網+”技術支撐平台: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創業項目。
參賽項目内容須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參賽項目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産權或物權,報名時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項目鑒定證書、專利證書等。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對于已注冊運營的項目,在報名時需提交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組織機構代碼複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
五、參賽對象
大賽分為創意組和實踐組。
創意組參賽條件:申報人是團隊負責人或創業企業法人,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不含在職);團隊尚未正式注冊或注冊時間晚于2015年5月1日。
實踐組參賽條件:申報人是創業企業法人,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不含在職)或畢業5年以内的畢業生;創業企業在2015年5月1日前已注冊。
以創新創業團隊為單位報名參賽。允許跨校組建團隊。每個參賽團隊成員不少于3人。
六、比賽方式
大賽采用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在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基礎上,按照組委會配額擇優遴選項目進入全國決賽。全國共産生300個團隊入圍全國總決賽,其中創意組100個團隊,實踐組200個團隊。每所高校入選全國總決賽團隊總數不超過3個。
七、大賽獎勵
大賽設金獎30個、銀獎70個、銅獎200個,獎勵獲獎項目。同時,設置集體獎,按照高校獲獎情況獎勵前20名;設置優秀組織獎,按照省級競賽組織和獲獎情況獎勵8名。
八、賽程安排
1.參賽報名(6-7月)。參賽團隊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http://cy.ncss.org.cn)進行報名,也可通過大賽移動端報名(下載大賽APP或訂閱大賽微信公衆帳号)。報名時間為2015年6月8日至7月31日。
2.初賽複賽(7-9月)。初賽複賽的比賽環節、評審方式等由各高校、各省(區、市)自行決定。各高校對本校報名的項目組織初賽,遴選參加省級複賽的項目。各省(區、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級複賽,遴選參加全國總決賽的候選項目。
3.全國總決賽(10月)。大賽評審委員會對入圍全國決賽項目進行第一輪網上評審,擇優選拔100個項目進行下一輪現場決賽。舉行現場決賽開幕儀式,決出金、銀獎。舉辦大賽頒獎典禮。
九、評審規則
請6月10日後登錄“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http://cy.ncss.org.cn)查詢。
各地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大賽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工作。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做好省級比賽和項目推薦工作。各高校要認真組織動員團隊參賽,為在校生和畢業生參與競賽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做好學校初賽組織工作。同時,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積極推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不斷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水平,推動形成“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新局面。
大賽有關事宜,可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及吉林大學聯系。
1.大賽工作QQ群為:460798492,請每個參賽省(區、市)指定兩名工作人員加入該群,便于賽事工作溝通及交流。
2.大賽組委會聯系人: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 黃 晶
聯系電話:(010)66092081,傳真:(010)66097332
電子郵箱:huangjing@moe.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胡同37号,郵編:100816
吉林大學團委 代 磊
聯系電話:(0431)85166554,傳真:(0431)85159217
電子郵箱:dailei@jlu.edu.cn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郵編:13001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 李 燦
聯系電話:(010)66096262,傳真:(010)6609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