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學生園地- 雙創之星

【斜杠青年】周普:三條“斜杠”的向上成長經

大二時和朋友合夥成立創業團隊,曆經一年半,盈利12萬元,即将成立公司;本為“電腦宅男”卻通過選拔進入校辯論隊,屢屢打進市賽;身為土木工程學院學生,卻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的大賽中多次榮獲視頻制作大獎。

他是周普,來自2013級土木工程學院岩土與城市地下方向專業。近來,“斜杠青年”成為頗受年輕人熱捧的新詞彙。與“朝九晚五、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而是選擇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

大學三年,周普跳出所學專業多方面發展自我,成為周邊人心目中的“斜杠青年”。他說,“有的人是專心研究一件事,而我喜歡琢磨很多事,關注很多事,達到交叉影響的地步。”

 

創業:打下湘潭高校兼職天下

今年5月,周普帶領“林偉兼職聯盟”團隊在“創青春”創業計劃大賽省賽中再次載譽而歸,獲得銀獎。在此之前,他個人在校級“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中已獲獎數個。在外人看來,獲獎對他來說貌似習以為常,面對這樣的贊譽,周普隻淡淡一笑:“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創業。”

看似一路順風的背後,大多是已平息的驚濤駭浪。2015年1月,周普和另外兩位合夥人來到長沙參加“萬衆一網通”杯大學生創業比賽。懷揣着創業夢,三個青年提前一天來到長沙。周普還清楚地記得,那時由于手頭沒多少錢,三個穿着租來的西裝去找旅館住,“我們三個開了一間單人間,擠了一晚上。”第二天的比賽,周普和兩個合作夥伴面對評委的“挑釁”對答如流,斬獲省級二等獎,帶回了團隊的第一桶金——5000元獎金。

創業團隊從最初的三個部門,成長八個部門,“創立團隊的初衷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兼職的機會。”他很慶幸這個團隊挺過來了。

在創業初期,對周普持有疑問的人也不在少數。“别人也做兼職平台,可那麼多平台不都倒閉了?”、“你的創業對你的學習有好處麼?”……面對這些問題時,周普沉默一直沉默着。為了在沉默中爆發,周普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團隊的生命力,時隔一年,“林偉兼職聯盟”基本覆蓋湘潭高校。

 

辯論:科大何人不識“交際普”

“科大何人不識‘普’!”談起周普,朋友們脫口而出這句話,在他們的印象裡,周普一直就是個口才幽默、精通技術、熱心腸的“交際草”,他從大一就開始打辯論,班級、院級乃至是校級都經常能見他活躍的身影。

剛入大學時,周普還脫離不出高中時代的“電腦宅男”身份,沉浸在個人的生活、學習中。不久後,看到QQ迎新群裡來自天南地北的同學因為“能說善道”熟絡起來,腼腆的他“受刺激”了。而大一之後,學校一年一度的“新生杯”辯論賽真正将他吸引了,他認為打辯論的能力恰恰是自己需要的。

前輩傳授、内部演習、推翻論證……辯論場上的議題典型而又深刻,周普和辯論隊隊友們總需要在每周的集體培訓後另找空餘時間進行思考,查閱資料,尋找對手的漏洞。而後,這位“電腦宅男”更是運用自己的電腦技術,自學視頻、圖片的後期制作,為辯論隊整理視頻資料,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研究辯論的機會。

三年來,他承擔着創業團隊的技術總監工作,也赢得無數場辯論賽。“看似獨立的‘斜杠’能力,雖然被斜杠隔開,但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如,哪個技術總監有我這麼好的談判能力呢?”這位曾經腼腆的男孩大方地開起玩笑。

 

技術控:土木人多次斬獲“計院大獎”

小學三年級,周普就開始接觸電腦。高中,他是同學眼中标準的“理工男”、“技術控”,更是獲得“電腦宅男”的外号。大二,周普空降大學生通訊社新媒體中心,成為部門技術擔當。一次,周普熬了一個星期的夜,制作出十幾分鐘的精美視頻,斬獲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視頻制作大獎。直到現在,他依然是所在團隊與辯論隊的技術總監,掌握着所有技術後期工作。

斜杠太多,意味着選擇也多。可周普并不覺得迷茫,他覺得所有的能力都能找到共同點,有規劃,不斷言,斜杠路上走到黑就是他最好的狀态。他坦言,專業學習對于他是現在的主要任務,并且他更慶幸自己擁有學生這個身份,“林偉兼職聯盟”作為學校創業孵化基地第一批項目,學校給予了這個學生創業團隊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他的工作和專業學習安排得特别好,成績總是在上遊水平。”周普的班主任老師雷勇對他印象十分深刻,“他不是個專才而是個人才,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到最好,這也是我們老師希望的情況。”

眺望未來,周普并不認定走向哪條路,唯一肯定的就是繼續保持自己的“斜杠”,“斜杠能力是自己所喜歡的,将學習研究當成了課後休閑,不會為了‘斜杠’而‘斜杠’!”

 

來源:大學生通訊社